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教师教育子女“灯下黑”?是评价标准出了问题

   日期:2024-12-12     来源:www.bookrac.com    浏览:468    
文章简介:媒体调查显示,75%的教师觉得比起其他行业,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并没优势。54%的教师觉得自己陷入“教不好自己子女”的困境,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反而容易出现“灯下黑”现象。

媒体调查显示,75%的教师觉得比起其他行业,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并没优势。54%的教师觉得自己陷入“教不好自己子女”的困境,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反而容易出现“灯下黑”现象。(6月29日中国教育报)

报道说,“教出成绩好、表现好的学生,教出成绩好、表现好的子女,成了教师评价自己是不是出色的一条标准”。但,这并非所有教师都坚持的评价标准。事实上,学生成绩好,表现好,或者表现平平,原因复杂,具体与教师有多大关联,不可以以偏概全,还需要具体剖析才能确认。

先举一个例子。有一位语文教师,非常有学问,文理兼通,是一个全科型老师。他教过的初初中生中有不少后来考进了大学,他儿子也在他的班上,却什么学校都没考上。对此,他没说过为何他能教好其他人的孩子,却教不好我们的孩子。由于他了解,所谓能教好其他人的孩子,也只不过能教好一部分孩子,而不是全部,而且其他人评价的所谓好,一般指的是分数考得高而已。

他过去说过如此的话:娃娃们禀赋不同,喜好兴趣不同,志向不同,学习努力的程度不同,再加上机会不同,最后的出路也就不同,这是正常的。这也就是同一个班级,同一个老师教,学生的学习结果却不一样的重要原因。据我知道,不是这位老师没本事教好我们的孩子,而是与班上的高分学生相比,他的孩子在很多方面还有差距。这位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高,所教学生中,有些作文写得好,有些热爱阅读,能把《西游记》《水浒》《三国演义》读得滚瓜烂熟。可他的孩子记忆力不好,就是不喜欢念书,不喜欢写作文,语文常常考不及格。在这位老师的班上,语文常常考不及格的孩子还有七八个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这位老师就不可以说他能教好其他人的孩子而教不好我们的孩子。

好在这位老师是个乐天派,曾当着他儿子面说,有个好身体就好,以后能自力更生就更好。后来,他的孩子由于跑得快被选拔到田径队,成了一名运动员。也就是说,单纯拿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进步,是不靠谱的。所以,无论是用分数衡量老师教得怎么样,还是衡量学生学得怎么样,本身就具备片面性。有的老师说自己教不好我们的孩子,不就是拿分数标准得出的结论吗?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。一个孩子,语文没学好,能成为运动员不也非常不错吗?

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,教师即使做出过因地制宜的努力,也只能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扬长补短,而没办法将它全部改变。即使教师教我们的孩子,也是这样。

一位重点学校的老师说,他教的学生有些考入了清华,有些考入了北大,意思是说他教得好。有人就问,你教的学生都考入清华北大了吗?他说,这倒没,只有几个考入了。你班上的其他学生不也是你教的吗,如何就没考入?他说,可能有他教的原因,也会有学生的原因。这个例子说明,教与学的关系非常复杂,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成效,并非说教师努力就好,更不是说单靠教师就好,还需要学生积极发挥其主动性。

评价教师教得如何,不可以忽视教学对象的差异,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衡量,要看基础性进步目的和学科学习计划两个方面的达成状况。评价教师教自己孩子的成效怎么样,也要具体剖析,充分考虑孩子的禀赋、喜好、兴趣、志向、潜能等多方面的差异,而不可以只凭孩子的考试成绩得出结论。

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,关注阳光家教网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